Fructus Rosae Laevigatae
(英)Cherokee Rose Fruit
别名 糖罐子、野石榴、糖钵、刺梨。
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.的果实。
植物形态 常绿攀援状灌木。枝密生倒钩状皮刺和刺毛。三出复叶互生;小叶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3~7cm,宽1~5cm,先端尖,边缘有细锐锯齿,下面沿中脉有刺;
托叶线状披针形。花单生于侧枝顶端;萼片5,卵状披针形,被腺毛,宿存;花瓣5,白色,倒广卵形;雄蕊多数;
雌蕊多数,被绒毛,包于花托内。蔷薇果熟时红色,梨形,外有刚毛,内有多数瘦果。花期5~6月,果期9~10月。
生于向阳多石山坡灌丛中。主产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涌南、广东、广西。
采制 10~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摘,干燥,除去毛刺。
性状 药材为花托和雌蕊发育而成的假果,倒卵形,长2~3.5cm,直径1~2cm。表面红或红棕色,有突起的棕色点状毛刺残基。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,中间有柱基,下部渐尖。
质硬,切开后内表面密生淡有光泽的绒毛,内含小瘦果30~50粒,瘦果扁纺锤形,无臭,味甘、微涩。
化学成分 含皂甙、糖类、逆没食子酸(ellagic acid)、B-谷甾醇等。
性味 性平,味酸、甘、涩。
功能主治 固精缩尿,涩肠止泻。用于遗精滑精、遗尿尿频、崩漏带下、久泻久痢。
刺梨
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,野生于贵州境内的有普通刺梨和“搭钩刺梨”(即无籽刺梨)两个种,普通刺梨种中又有两个变种,一为“光皮刺梨”,一为“送春归”。
刺廓野生小灌木,四至六月开粉红色、红或深红色的花,夏花秋实。果实多为扁圆球形,横径一般为二至四厘米,八至九月果实成熟,,有时带红晕。
果肉脆,成熟后有浓芳香味。果皮上密生小肉刺,俗称之为“刺梨”。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每百克鲜果的可含部分一般含维生素C二千毫克;单宁五百至一千毫克;含酸一至二克;总糖量一般四克左右。
刺梨原产我国西南部,以贵州最多最好。据《黔滇纪游》云,刺梨野生,夏花秋实,干与果多芒刺,味甘酸,食之消闷,煎汁为膏,色同楂梨,四封皆产,移之他境则不生。